海珠区

悟途旅游网 > 广东省 > 广州市 > 海珠区 > 汇津桥旅游

汇津桥

2019-04-10 23:08 粤看越美 T

汇津桥俗称马涌桥。这座始建于清代中叶的三孔花岗石梁桥,如今依旧以古朴的风姿稳跨马涌(今海珠涌中段)。因珠江潮涨时,江水自海珠涌东西两端同时灌入,至此汇合,故名“汇津”。桥北接马涌直街,南接西华北街。桥南东侧仍保留着清代重修“禁占官涌”的碑记,当年此桥的地位可见一斑。时至今日,该桥仍是附近居民的主要通衢,桥上行人络绎不断,是当今广州古桥中尚未退役的佼佼者。

汇津桥

汇津桥位于马涌直街,此桥为3孔花岗石砌梁,长28.25米,宽3.1米,其石栏杆线条简朴,水中两墩均砌有分水尖,建于三水合流之处,立于桥上可见潮 涨潮落,潮上则东、西并注,汇于桥下,成“合流津”一景。清宣统二年(1910),汇津桥重修,桥身两侧刻“汇津”二字。桥的南侧立有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、宣统二年的《禁占官涌碑记》、《续重修汇津 石路碑》和《桥神》碑。相传,桥成之日,立于桥上可见潮涨潮落。东西涌水注涌于桥下,形成“合流津”一景,故桥名“汇津”。

据了解,汇津桥是马涌河(前称瑶溪)上的三大古桥之一,与立济桥、晓港桥齐名,因汇津河有三大支水,一支由永兴街流入,一支由珠江泳场流入,最后一支由沙 园流入,三水汇聚此处,因而得名。由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在桥北设一马房,每天有许多马匹来回于汇津桥两岸,所以又名马涌桥。

桥中刻汇津二字

广州海珠区(俗称河南)是一个岛区,由广州珠江前后航道环抱着,境内河汊纵横。海珠涌由鸭墩涌、小港涌、马涌、三丫涌所组成,过去统称“马涌”,1986 年起改称海珠涌。它横贯东西,西端在凤安桥以西420米处同珠江后航道相接,东端在鸭墩关桥同珠江前航道相连,主流全长5830米,加上支流,流域面积约 12平方公里,流经7个行政街,1998年时人口达10万多人。

桥神石碑

明清以后河南之开发,多集中在珠江前航道沿江一带,汇津桥附近长期是属靠近市廛的农村风貌。马涌堤边一排排的水松(此地今仍称松树基),一簇簇的芦苇,招来一群群的水鸟筑巢栖身。渔舟唱晚,花木扶疏,风景独有韵味,清代不少诗人留下了田园诗篇。如冯筠的《泛棹马涌桥鼓琴》诗曰:“曲曲溪桥两桨轻,露蒙烟重 海云情。芦花十里溪边月,又听渔歌欸乃声。”吴绍东的《日暮过马涌桥》诗曰:“田禾正稔熟,十里黄云垂。何处荷花风,送香吹复吹。天际鸟三两,时有归云随。晚松凉欲滴,爽气沁诗脾。”这就是汇津桥畔绮丽风光的真实写照。

汇津桥文保碑

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,河水污染严重,昔日的秀丽风光不复存在,但自1986年开始, 政府耗巨资整治马涌,搞好环保,为民造福。经10年的努力,疏浚河床污泥,铺砌河堤护石,沿堤广种柳、槐、大叶榕等长青树,环境大大改观,桥边又建有双体 六角亭和石凳,堪为小憩乘凉的好地方。

如今,涌上原有的式样繁多的桥梁多已荡然无存了,但有一定文物保存价值的古石桥则得到保护,经过修葺后重放异彩。

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马涌直街。